每当看到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总会怀念中国的古建筑,被它那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艺术、独特的风格深深地吸引。
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福建的土楼……都承载了中国几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总想用镜头记录下来,却又不知道怎么拍?
摄影/李少白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古建筑的拍摄常用技法。
一、古建筑拍摄的常用技法
1.利用广角和长焦
拍摄古建筑,常常会用到超广角和长焦两种焦段。超广角能记录建筑物的全貌,而长焦则是对建筑物细节部分进行描写。
这一张是利用广角拍摄的,展示了色达佛学院的全貌。
这一张便是用长焦拍摄的,把故宫的柱子挤压成线条,充满了形式感。
摄影/李少白
2.站在制高点拍摄
站在高处拍摄时,可以很恰当地表现出建筑群的整体形态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时候,再采用三分法,让前景、中景、背景巧妙的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画面的层次。
3.站在低位拍摄
站在位置较低的地方进行拍摄时,可以使建筑物的竖线向上汇聚,能够表现出建筑物的高大特征,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感。
4.从正面拍摄
多数摄影人都喜欢从正面拍建筑物,这样的拍出来更显庄严和平稳。但正面拍多了,难免会有视觉疲劳。
二、光线对拍摄古建筑的影响
人们常说,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所以,在拍古建筑时也不例外。在拍摄时,应多面观察建筑物的特点,以及拍摄时光源的位置。拍摄古建筑因为其体积的原因多采取日光,重视太阳光下的光影效果,才能不显得平淡,而富有生气。
1.侧光拍摄
侧光是建筑物当中最常用的光线,红色的柱子在光线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摄影/李少白
2.顶光拍摄
用顶光能够很好地将故宫屋顶的明暗区分出来。
摄影/李少白
3.顺光
顺光下的故宫受光均匀,影调也比较柔和。
摄影/李少白
三、气候对拍摄古建筑的影响
在雨天,在雾天、在电闪雷鸣中拍摄古建筑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时候,坏天气也能出好片,利用雨、雪、雾来衬托古建筑的风采。气候不同,光线不同,拍出的景致也各有不同。无论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还是艳阳高照雷雨交加。不同光源和色彩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绪。
在雨中,灵隐寺多了一份禅意。
雾中的古长城悠远绵长。
雪中的故宫显得狂暴。
摄影/李少白
四、利用对比拍摄古建筑
寻找画面对比,是一种很常见的拍摄技巧。有大与小的对比,有新与旧的对比,还有人与自然的对比。这张是明与暗的对比,黑暗中的建筑与明亮的灯光之间的对比。
摄影/李少白
拍摄古建筑,利用对比的手法,更加的有乐趣。鲜明的对比和厚重的历史感,既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感受到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为我们带来的欣欣向荣,使美妙画面连通人的思考。
如果你还不会拍古建筑,那尝试这4种方法,来实践一下吧!
在线影展